寒武纪股价单日飙涨14%破千元在即,国产AI芯片的狂潮与隐忧
- IT大事件
- 2025-08-15
- 306
8月14日上午开盘不久,交易大厅里几块屏幕上突然跳出一片红色。寒武纪的股价像被无形的手推着,一路冲破980元,最高触及985元,离千元关口只差最后15块钱。市值在那一刻冲破4000亿,成为科创板仅次于中芯国际的第二大市值巨头。短短三年时间,这家曾被质疑“盈利遥遥无期”的AI芯片企业,股价从最低46元一路攀升,涨幅超1600%。
驱动这轮行情的核心动力是寒武纪业绩的惊人逆转。去年四季度,公司首次实现单季盈利2.72亿元,打破持续亏损魔咒。今年一季度营收11.11亿元,同比暴增4230%,净利润3.55亿元。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销售成为增长引擎,贡献了全年99.3%的收入,在互联网大厂、运营商和金融领域加速落地。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经理直言:“去年还在担忧它能否活下来,今年已经在算它未来三年的利润空间。”
市场情绪的热度不仅来自业绩。DeepSeek-R2大模型即将发布的消息在投资圈悄然流传,尽管官方未予确认,但该模型对推理算力的巨大需求,让寒武纪这类国产芯片厂商被资本重点关注。8月12日,一则关于“载板订单达50万颗、2026年收入冲400亿”的传闻推动公司股价单日涨停20%,尽管当夜寒武纪紧急辟谣,声明相关预测均为不实信息,但投资者热情未减。这种矛盾现象背后,是市场对国产算力替代的强烈心理预期。
行业趋势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。最新预测显示,数据中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09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4920亿美元,其中AI芯片是核心增长点。国际巨头英伟达虽占据93%的GPU市场份额,但谷歌、亚马逊等巨头正大力投入AI专用芯片研发。中国在政策推动下加速国产替代,网传有关部门正推动国产芯片“强制配额”,减少英伟达H20芯片在政企领域的使用量。浙商证券研报预计,2026年国内AI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,寒武纪等本土企业迎来黄金窗口期。
亮眼数据下暗藏隐忧。寒武纪账面现金已从19.7亿元骤降至6.38亿元,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。客户集中度过高,前五名客户贡献近95%收入,其中单一客户占比达79%。中芯国际N+2工艺良率虽提升至30%,月产能增至2000片,但相比国际先进制程仍有差距。一位芯片行业分析师指出:“产能和良率是爬坡了,但成本控制、生态构建的挑战才刚显现。国际巨头不会坐着等我们追上来。”
站在985元的历史高位,寒武纪距离千元股只一步之遥。市场的狂热与谨慎在此刻交织——一边是国产替代的宏大叙事,一边是资金链与客户依赖的现实考题。这艘冲进4000亿海域的芯片巨轮,正驶向未知的深水区。
本文由YuchiZuan于2025-08-15发表在吾爱品聚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yidu.jltcw.com/20258190.html
发表评论